【“五一口号”•记忆(1)】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际国内形势
1945年9月2日,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至此,持续了14年的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胜利结束。然而,从抗战胜利,到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还有一段艰难的路要走。国际上,美苏两国对峙的新的世界格局影响着中国的国内局势;在国内,虽然和平与民主成为时代的强音,但国民党政府逆时代潮流而动,试图坚持其一党独裁。在中国共产党和民主人士的争取之下,重庆谈判取得了积极成果,但是,国民党政府很快撕毁了“双十协定”,准备全面内战。在抗日战争中经受考验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如何把握当时的政治局势?各民主党派又将作出何种选择?
1945年,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孕育着无限希望,又蕴涵着极大变数的年月。中国将向何处去?各种政治力量潮涌潮动,政治局势波诡云谲……
抗日战争结束后,压在中华民族头上的百年外侮消除。残酷的战争催生了人们渴望和平的心态,而被压抑的中国人的民主意识亦勃然而起。呼吁建立联合政府,以民主建国为目标的运动风起云涌。制止内战爆发,使中国走向民主与和平,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直接最深刻的结果之一,是它大大加速了欧洲作为传统力量中心的衰落和美国与苏联的崛起,从而完成了自20世纪初便开始进行的国际政治格局的巨大变革:以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政治格局完全被战火所摧毁,取而代之的是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这个新的两极格局的基石,就是二战后期由反法西斯同盟的主要领导人通过多次会谈和一系列协定而确立的雅尔塔体系。作为这场反法西斯正义战争的产物,雅尔塔体系以建立和维持战后的世界和平为主要目标;而作为大同盟内部相互妥协的产物,雅尔塔体系又带有强权政治的烙印,并实际成为美英苏谋求势力范围的产物,它们所划定的势力范围,成为以冷战为特征的两极格局的地缘政治基础。但是,雅尔塔体系也发挥了正面作用:首先,雅尔塔体系第一次将苏联和美英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处原则正式纳入了国际关系体系。这就在总体上制约了美苏在产生争端时的行为方式,即双方主要不能以战争手段,而要用和平手段协商谈判来解决。其次,雅尔塔体系所提倡的和平、民主、独立的原则,对战后世界的发展有着极大的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它决定了战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潮流。
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期间,苏联领导人斯大林、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合影
这种以美苏为核心的新的世界格局中,美苏之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制约着中国国内的国共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企图称霸世界,其全球战略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扶持国民党政府统一中国,把中国变为其附庸。苏联这时也明确表态不再支持中国共产党,其原因是此时的苏联并不相信中国共产党有能力和国民党政府抗衡。为了不失去对中国的影响,苏联表态支持国民党。另一方面,美苏也要求国民党政府必须实行改革。美国一再要求国民党政府在战后实行体现其意图的民主政治。“协助中国在真正的民主政府下达到永久和平和稳定经济,仍是美国政府和人民的坚决的愿望。”“杜鲁门总统敦促在中国召开一个包括中国主要政党的国民会议,以期解决中国问题,即不仅要结束内争,并且要使全国团结一致,使各重要党派人士在中国政府里均有公平有效的代表参加工作。这显然是要国民党修改‘训政’时期的设施和扩大政府的基础。”同时,美国要求国民党重视第三方面的力量,“这第三方面的出现表现出这局势中唯一的希望,并劝蒋委员长尽量重视他们,做些让步以建立他们的威信和鼓励他们对他坦白说话。”美国做出这些举措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获取自己在中国的最大利益,但在客观上美国向国民党政府施压的结果有利于国民党政府走向民主化,至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民党政府对党派的高压控制。
经过抗战,中国共产党逐渐成长为可与国民党政权相抗衡的一股重要力量,在人口、地域、军队数量以及国际影响等各方面都获得了很大发展。“八年以来,先生(指毛泽东——引者注)领导贵党努力抗战,在敌后守土为民,勋劳卓越,中外同钦。”终于使“中国共产党居然强大到足与国民党分庭抗礼的程度”,而且“中国共产党自抗日战争以来,企图进一步广泛地动员组织民众,一有机会便极力主张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的自由和停止国民党的一党独裁,结成各党派各阶层的民主联合政体”。这就唱出了反抗国民党政府专制统治的最强音,在政治上突破了国民党一手遮天的局面。
抗日战争终究是以中国的胜利而告终了。无疑,日本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当我们庆祝最后战胜敌人的时候,我们不由不想到八年来中国所遭受的痛苦经验,千万人民,不论是平民或者士兵,已经蒙受最大的牺牲,而更有其他无数人民则已经无家可归,流离失所。中国的大部分土地已经被敌人侵占而变成荒芜,价值无数亿万元的公私财产已遭破坏,而且因为敌人侵略及封闭的结果,各阶层人民已经遭受到不可描述的贫乏和艰苦。”战争打乱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国百废待兴。经过艰苦卓绝的抗战,中华大地上已经没有了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中国人民凭着自己的努力获得了主宰自己命运的权利。此时,重建家园,是饱经战乱的绝大多数人的强烈愿望。“今天抗战胜利交给我们的任务,不仅仅在于‘重整旧山河’,更积极的,还要我们‘建设新国家’,不拘于消极的整旧,而锐意于积极的建新。”这是时人最美好的愿望和最迫切的要求。国际上,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寡头政治、独裁统治遭到唾弃,民主成为一股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民主政治在实际上的成效已引起人们的赞誉和尊崇;它已成为当前政治思想上的主流,成为‘最佳的政体’了。”“今日的世界,正是民主的世界,世界政潮的主流汹涌起伏,流向于民主。”在这样的国际大环境下,从思想和理论上来说,反对国民党专制,实现民主,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逐渐成为中国各阶层的共识,“不管国民党人或任何其他党派、集团和个人如何设想,愿意或不愿意,自觉或不自觉,中国只能走这条路。这是一个历史法则,是一个必然的不可避免的趋势,任何力量,都是扭转不过来的”。民主势力如一股暖流在中国的大地上涌动着。
形势虽然复杂,但民主与和平已经成为了中国人民的共识和强烈的呼声,得民心者得天下,符合民主与和平的就得民心,与民主与和平背道而驰的必将失去民心,必将为历史所不容。这就是当时形势的基点。
来源:统战新语